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博览 > 音乐鉴赏 > 正文

海顿《C大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

发布者:“古典音乐”公众号    主讲老师:     发布时间:2016-05-30    浏览数:[]



001.webp.jpg

《C大调第一号协奏曲》直到50多年前才被世人所发掘。这部珍贵的作品在贵族文库与图书馆中足足埋没了将近二百年之久。直到1961年,捷克音乐学者蒲尔克特才在布拉格国立图书馆发现了海顿时期的手抄分谱,之后由科隆的海顿研究所学术主任费达透过谱纸的水印判断,认定此谱为可信度极高的手抄谱,同时进一步确认此曲谱就是海顿所作的大提琴协奏曲。最终于1962年5月19日的布拉格之春音乐节进行了发掘之后的首次演出,引起极大轰动。

《C大调第一号协奏曲》作于1765-1767年之间,这部协奏曲既带有青年海顿明快、优雅、幽默的风格特征,在艺术上也是比较成熟的。同代人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没有写过大提琴协奏曲,所以海顿的这部作品堪称当时大提琴协奏曲中的代表作品。

乐曲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中板,C大调,3/4拍子。这个乐章为协奏型奏鸣曲形式,整个乐章节奏舒缓旋律柔美,大提琴表现出低沉宽广的个性,与作品的整体风格融为一体。

第二乐章 慢板,F大调,2/4拍子,三段体。这是由主奏大提琴与弦乐器呈示的静谧而抒情的乐章,乐曲中充满了优雅的旋律美。

第三乐章 甚快板,C大调,4/4拍子。这个乐章也是协奏型奏鸣曲形式,与保留有巴洛克余风的第一乐章采用几乎相同的结构。

全曲与巴洛克协奏曲同样,总奏部分总是简洁地呈示主题,主奏大提琴出现的部分发挥了主奏者的技巧。这个乐章的速度非常之快,要让大提琴疾速如飞起来,对于演奏者的功力确实是一个考验。

002.webp.jpg

003.png004.png

005.png

006.png



(文章来源:“古典音乐”公众号)




【 返回首页 】   【 关闭窗口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All Right Reserved